請問:我時常容易疲勞,是不是肝不好的人比較會這樣啊?


 


黃老師答:是有關係。中醫名言:<肝為罷極之本>,肝為濕熱所困,所以容易疲勞。俗話說:<肝不好,人生黑白>。很多人,不知道自己有肝病。歷史上,死於肝病的名人非常多。例如:國父孫中山…肝臟無神經,是<剛臟>。80%損傷才會有明顯症狀。包括容易疲勞、口苦、口臭、全身倦怠、不舒服、無力感、睡眠不佳或嗜睡、食慾不振、腹脹、黃膽。因個人症狀及病程而定。通常肝病之人多會有弦脈,因為(肝藏血)。肝血管有肝動脈、肝靜脈、肝門動、靜脈。且肝門脈來自於消化道,輸送自小腸吸收的養分,提供肝臟貯存及利用。肝炎反覆發作,肝細胞持續壞死,肝內小枝靜脈被擠壓及扭轉成不規則,從肝門脈匯入肝竇血受阻,回血少所以會<弦脈>並逐漸形成肝門脈高血壓的現象,並可在腹壁上有明顯的青筋怒張。而且肝門脈高血壓可導致充血性肝脾腫大。


 


請問:肝要變好是不是要顧胃跟腎.水跟土不是會生木嗎???還是直接吃肝藥就好???


 


黃老師答:以中醫理論,及易經陰陽五行論而言。水生木。乙癸同源。也就是肝腎同源。脾胃為後天之本,居其中而灌溉四方。五臟六腑皆依脾胃所養。肝胃在一起,而且也是負責消化方面。因此,見肝之病,知肝必傳脾(木克土)當先實脾。仲景說:見肝之病,當先補脾,從脾論治就沒有錯了。


如果一直處理不好或不予理會,就會造成腹脹消化不良,一旦腸胃脹氣過於嚴重,肝門脈循環受阻,就有可能從食道靜脈暴開造成大出血,所以消導腸胃脹氣是相當重要的。


肝病的分類:


1、傳染性、病毒性肝炎A.B.CHAV.HBV.HCV


2、酒精中毒。


3、肝水泡。


4、脂肪肝。


5、肝硬化、腹水、黃膽(血內膽紅素偏高)。


6、肝癌。


7、水腫、青筋。


8、肥胖,腎上腺皮質類固醇上升太過,消化功能失控,善飢(中消),攝取太多油脂(素食者亦同),膽固醇,心積油。


9、肝昏迷。


10、氣滯(胸脅苦滿)。


11.血淤。


12、濕熱。


13、痰裹內阻。


<肝為罷極之本>,就是說..肝好的人.不容易疲勞..比較有耐力..乙癸同源。就是說..肝腎的來源..相同..


肝不好的人..通常消化也不好..脾也會跟著不好..所以有肝病的人.我們多會兼顧脾..充實脾胃功能..至於用什麼藥..那要脈證四診合參.........用藥才會正確....要用什麼藥也是相當考慮..不是整個處方..用下去..不適合的那一味..就要拿掉..也就是增減的意思..脾不好就要加強脾藥..腎不好就要加強腎藥..不是科學中藥..死板的..只能添加..不能拿掉不適合的那一味..這就是用藥技術..我們所教的重點..就是這裡...


以上摘自拙著<傳家醫藥驗方>著作權屬於本人所有,拷貝PO,應經本人同意。  中醫藥聯盟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中醫藥聯盟黃顯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