藥用植物/川半夏


 


學名:Pinellia ternata(Thunb.)Berit天南星科Aracaes


別名:地文,水玉,地茨菇。


性味:辛溫有毒,體滑性燥,陳者良。用時應炮製以制其毒性,其功益大。


藥用部分:地下根塊,喜生長在鬆質肥沃土壤,陰涼環境。


功用:走散,除濕化痰,止咳。


發表開鬱,固有成方二陳湯(半夏,陳皮,茯苓,甘草,生薑),半硫丸(半夏,硫磺)主藥。


1. 半夏:五月生,蓋經夏之半,故名。多年生草本。


2. 藥用部份為地下根塊,球形。生長良好大如指頭。葉柄生肉芽,懼太陽直曬,喜蔭涼。腐蝕鬆質土壤,每年八月採。


3. 主要功用為袪濕燥痰。化痰為水。降逆止嘔。


4. 生用有毒。多作為外用。消癰疽,麻藥,止痛。


5. 水凝加熱為痰。升清降濁,周流上下。


6. 有機物質就是能量。聚集能量成熱,成瘀,成痰。


7. 肥人多痰,瘦人多火。


中醫教學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cs-tuna


以上摘自拙著<傳家醫藥驗方>著作權屬於本人所有,拷PO,應經本人同意。


中醫藥聯盟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中醫藥聯盟黃顯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