藥用植物/釘地蜈蚣


學名:Toreia concolor Lindley Var formosans yamazaki玄蔘科。


別名:倒地蜈蚣、過路蜈蚣、蜈蚣草。另有七指蕨,地蜈蚣。


主治:筋骨發炎疼痛、火傷、瘡癤、痢疾。


形態:一年生草本植物,沿地表匍伏生長,約四、五寸再生鬚根入地葡匐前進,惟先端斜上,莖多分枝,葉有柄對生,呈卵狀心形先端銳尖疏鋸齒緣,生態頗似蜈蚣故名。全年皆可開花紫藍色甚為漂亮。總狀花序,腋下或單生葉腋,花冠為不整齊的唇形,花萼呈長筒狀,稍微彎曲,雄蕊四枚,花絲成對並有齒狀突起,長蒴果橢圓形,種子甚細多數,多生高山陰涼之地,懼高溫乾燥的氣候及環境。


藥用部份:全草(根、莖、葉、花、據經驗生用更佳)


功能:清熱解毒、消炎、消腫殺菌。


 


使用方例:


1.治跌打損傷.腫痛、腳踝扭傷.不論是內翻或是外翻.腫脹-鮮草搗爛外敷,每天換藥.能止痛消腫。


2.治急性閃腰、骨節疼痛:煮全草一至二兩加黑糖少許服.能消炎止痛。


3.治骨刺、椎間盤突出疼痛:倒地蜈蚣鮮草加鮮火炭母草絞汁沖少許酒溫服。


4.治跌打損傷接骨或開刀後腫不消:倒地蜈蚣每次二兩.煮水服能立即消腫退黃。


 


參考文獻:1.藥用植物學。2.全國中草藥匯編。3中華本草。4本草綱目。


中醫教學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cs-tuna


 


中醫藥聯盟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中醫藥聯盟黃顯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