藥用植物/骨補碎


 


學名:骨補碎藥材來源複雜,最常見有下列三種:


 


1.大葉骨補碎。學名:Davallia formosana Hay. 骨碎補科。


別名:南華骨碎補、馬尾絲、鳳尾草。


性味:根莖,微苦、溫。為台灣產骨碎補之原植物。一名華南骨碎補。分布於台灣南部、台東、蘭嶼、兩廣、雲南、海南島。


 


2.骨碎補。學名:Davallia mariesii Moore


分布於台灣及中國大陸之河北、山東、江蘇。開寶本草:「骨碎補、破血、止血、補折傷」。


 


3.海州骨碎補。學名:Davallia mariesii Moore ex Bak骨碎補科。


 


性味:甘苦溫。功用:補腎、入血行傷。活血、袪風濕。舒筋活絡。


 


能促進鈣質吸收、堅腎療傷。生於龍眼樹上稱為【龍眼癀】。


治閃腰、跌打損傷,骨碎補一兩,加大丁黃一兩,半酒水燉豬尾骨服。


中醫教學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cs-tuna


 


中醫藥聯盟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中醫藥聯盟黃顯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