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中草藥-藥王-黃耆。補氣.固表.瀉火.性味:甘溫。
※生用固表.無汗能發.有汗能止(丹溪云:黃耆大補陽虛自汗.若表虛有邪.發汗不出者.服此又能自汗)。
朱震亨.號丹溪.著《本草補遺》)。溫分肉.實腠理.瀉陰火.解肌熱。
※炙用補中.益元氣.溫三焦.壯脾胃(脾胃一虛.土不能生金.則肺氣先絕。脾胃緩和.則肺氣旺而肌表固實。補中即所以固表也)。
生血生肌(氣能生血.血充則肉長.經曰:血生肉).
排膿內托.瘡癰聖藥(毒氣化則成膿.補氣故能內托。癰疽不能成膿者.死不治.毒氣盛而元氣衰也.痘癥亦然)。
痘癥不起.陽虛無熱者宜之(新安汪機治痘癥虛寒不起.用四君子湯加黃耆.紫草多效.間有枯萎而死者.自咎用藥之不精.思之至忘寢食.
忽悟曰:白朮燥濕.茯苓滲水.宜痘漿之不行也。乃減去二味.加官桂.糯米.以助其力.因名保元湯。人參.白朮.茯苓.甘草.名四君子湯。
王好古曰:黃耆實衛氣.是表藥;益脾胃.是中州藥;治傷寒尺脈不至.補腎元.是裏藥。
甄權謂:其補腎者.氣爲水母也。日華謂:其止崩帶者.氣盛則無陷下之憂也。
《蒙筌》曰:補氣藥多.補血藥亦從而補氣.補血藥多.補氣藥亦從而補血。

益氣湯雖加當歸.因勢寡.功被參. 所據;補血湯數倍於當歸.亦從當歸所引而補血。黃耆一兩.當歸二錢.名補血湯。

氣藥多而云補血者.氣能生血.又有當歸爲引也。
表旺者不宜用.陰虛者宜少用.恐升氣於表.而裏愈虛矣。汪機.號石山.著《本草會編》。
王好古.號海藏.著《湯液本草》。甄權.著《藥性論》。日華.著《大明本草》。

陳嘉謨.著《本草蒙筌》)。爲補藥之長.故名耆(俗作芪)。
品質:皮黃肉白.堅實者良。入補中藥槌扁.蜜炙。達表生用(或曰.補腎及治崩帶淋濁.宜鹽水浸炒。
昂按:此說非也。前癥用黃耆.非欲抑黃耆使入腎也。取其補中升氣.則腎受蔭.而帶濁崩淋自止。
即日華:氣盛自無陷下之憂也。有上病而下取.有下病而上取.補彼經而益及此經者.此類是也)。
茯苓爲使。惡龜甲.白鮮皮。畏防風(東垣曰:黃耆得防風.其功益大.乃相畏而更以相使也。
李東垣.著《用藥法篆》)。相使:兩種功用不同的藥物合用後.能增強各自的作用.叫相使。

例如:白虎湯中的石膏知母配伍.就是以石膏為主.知母作輔.加強清熱的效果。

認識中草藥-黃耆.補氣.固表.瀉火.本草備要與本草求真.應用

社區大學-中草藥班.

※使用藥方應隨個人體質癥狀.一味一味的增減.不是全盤移用.亂槍打鳥的制式的套用。

例如黃耆重用能降血壓:用小劑量則會升血壓。

因黃耆能收縮腹腔內血管.重用則因升表陽.血液就會往四肢.經絡.體表奔走.故發燒者不可用。
又如:桂枝加麻黃可解表.發汗。桂枝配白芍可固表止汗.兩者作用相反。再如張仲景.傷寒論:桂枝加白芍為桂枝湯。

白芍倍桂枝為建中湯.只因為藥量之多寡.治病不同.藥性也變動.

所以方.藥.病三樣的配合.變化無窮.藥隨病變動.能變就能通。這就是用藥的技術。
中藥.有好.有壞.有真.有假.有誤用.有替代品.有級數。價差非常大。還有煩瑣的加工.炮製.影響效果最大。

認識中草藥-黃耆.補氣.固表.瀉火.本草備要與本草求真.應用

中草藥.易經陰陽五行.芳香精油經絡.線上互動式教學-最近開新課程-

不用出門台北/高雄在家就可以增加中醫保健知識。
醫藥是救人事業,為推廣醫學知識,發展自我養生保健方法。

健康非常重要,是每個人的切身問題,隨時保持最佳狀況。
擁有醫學知識,終生受用不盡。照顧自己及全家人的健康,以日常生活為主題,養生保健之運用。
介紹各種中草藥,功用.主治及應用。厝內有人識藥材;健康快樂跟著來。

易經生活運用.在家就可以增加居家風水.擇日.天人合一.與天地配合.

趨吉避凶.人生之至理.陰陽五行生剋制化.長養百骸。
追求平安與健康。循環上課。
每期12堂課2000元.可選擇每星期1或星期3晚上7點到9點。 私賴: longnar

 

清.黃宮繡.本草求真-黃耆.專入肺兼入脾.質輕皮黃肉白.故能入肺補氣.入表實衛.為補氣諸藥之最.

是以有耆之稱.且著其功曰.生用則能固表.無汗能發.有汗能收.是明指其表實則邪可逐.故見無汗能發.

表固則氣不外泄.故見有汗能止耳.又著其功曰.熟則生血生肌.排膿內托.

是蓋指其氣足.則血與肉皆生.毒化膿成.而為瘡瘍聖藥矣.至於痘瘡不起.陽虛無熱。
機曰.保元湯用黃耆.原出東垣治慢驚土衰火旺之法.今藉此加減治痘

.以其內固營血.外護衛氣.滋助陰陽.作為膿水.

其症雖異.其理則同.故去白芍加生薑.改名曰保元湯.炙黃耆三錢.人參二錢.炙甘草一錢.生薑一片.水煎服之。

書言於耆最宜.皆是取其質輕達表.功專實衛.色黃入脾.色白入肺.而能升氣於表.

又言力能補腎.以治崩帶淋濁.是蓋取其補中升氣.則腎受蔭.而崩帶淋濁自止.然與人參比較.

則參氣味甘平.陽兼有陰.耆則秉性純陽.而陰氣絕少.蓋一宜於中虛.而泄瀉痞滿倦怠可除.

一更宜於表虛.而自汗亡陽潰瘍不起可治.且一宜於水虧而氣不得宣發.一更宜於火衰而氣不得上達之為異耳.

黃耆書言性畏防風.其功益大.蓋謂能以助耆達表.相畏而更相依.是以如斯.若使陽盛陰虛.

上焦熱甚.下焦虛寒.肝氣不和.肺脈洪大者.則並戒其勿用矣.

出山西黎城.大而肥潤箭直良.瘦小色黑堅硬不軟者.服之令人胸滿.

震亨曰:宜服三拗湯以瀉.茯苓為使.惡龜甲白蘚皮.反藜蘆.畏五靈脂防風.血虛肺燥.

捶扁蜜炙.發表生用.氣虛肺寒.酒炒。腎虛氣薄.鹽湯蒸潤.切片用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中醫藥聯盟黃顯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