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老師答:在營養狀況下的前提下,孩子的身高有70%的主控權,掌握在父母的手裡,中醫名言:(腎為先天之本,腎主骨)。父母的遺傳是決定孩子骨架、身高的主要因素,因為決定骨架的因素35%來自父親,35%來自母親。假若父母雙方個頭不高,那就要靠後天30%的努力了。


身高基本上,是由人體的骨架來決定,如果骨架生長、發育良好,身材自然高又壯。家族遺傳固然決定身高比例,但是個人的努力也非常重要。所以,影響身高有兩種方面。第一、先天性DNA遺傳關係,是無法改變的。第二、先天無法改變,但是可以用後天補救,所以有父母很矮,但是其子女,卻是又高又壯。


提供參考說明如下:想要長高要分成兩個階段進行。


第一階段是兒童時間,主要是內臟機能的建立。


第二階段是轉大人。此階段對身高成長,及第二性徵最明顯。在第二性徵(轉骨湯服用時機於第二性徵出現時最佳,男生睪丸明顯長大,變聲,陰毛出現,1216歲佳;女生乳房開始長大,月經來潮1014歲)開始發育前,都能夠改造體質。如果不滿意身高過矮的問題,就必須用運動和調整姿勢的方式來改善身高。


1.營養及睡眠(影響內分泌)要充足,打籃球或跳躍的運動,盡量不喝飲料(避免血液酸化),只要建立良好生活習慣,不花半毛錢也能長高。


2.睡眠充足:生長激素由腦下垂體製造,在白天,只有極低量的生長激素產生,但在夜晚入睡後1-2小時後分泌量達到高峰,高出白天3倍以上。所以盡量不要熬夜,最好在10點以前上床,睡足8小時。


3.規律的運動:運動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,也利於骨骼的生長和增加骨密度。最好是訓練下半身的負重、有氧運動,像跑步、跳繩、打球等運動,都屬此類的活動。舉重訓練不屬有氧運動,通常不適合成長中的兒童。營養充足:攝取足夠的營養,供給骨骼、肌肉養分,做為生長所需的能量來源。鈣是製造骨骼的原料,多攝取牛奶、小魚乾和豆腐等,含豐富鈣質及蛋白質的食物,建議早晚各一杯牛奶。多多按壓腳底湧泉穴。湧泉穴在五趾用力彎曲,腳底凹陷處。長高最需要的營養素是鈣質、維他命D、礦物質鎂、鋅、蛋白質。建議,不論年紀大小,如果想長高,就應該遵守營養均衡原則,攝取六大類食品,而且要每天追加一杯乳類製品,多吃蔬菜水果。運動是刺激長高的最有效方法。


運動的方法,以能夠讓身體上下跳動的運動,最能刺激生長。有利長高的運動包括:跳繩、籃球、跳高、游泳、跳舞。不想運動、也應該把握機會走樓梯、踏青、郊遊、作家事、遛狗,只有讓身體活動,身高才會有機會向上發展。想要攝取膠質,多吃深綠色蔬菜、有顏色的水果。想要預防骨質疏鬆症,除了多吃膠質豐富的食物之外,更重要的是要多吃蔬菜水果。想骨質密度越高的人,食物以綠色蔬菜、馬鈴薯等,攝取營養素則以鈣、鋅、鎂、鉀、膳食纖維、維他命C等為主。若以中醫方法,效果也不錯,轉骨藥一般中醫以補強脾肝腎。不是過於增加鈣質的攝取量,反而會引起高血鈣、低血磷的潛在危險。健脾胃:六君子湯。養血活血:當歸、熟地、丹蔘、川七、青皮、香附、鬱金,可延緩生長板閉合,但MC期間不能使用。成長期間若無法補足膠質,建議選擇六味地黃丸加龜鹿二仙膠,常服是有幫助的。


以上摘自拙著<傳家醫藥驗方>著作權屬於本人所有,拷貝PO,應經本人同意。  中醫藥聯盟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中醫藥聯盟黃顯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