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 做過好幾次檢查都說沒問題。


老師.經痛,中醫稱為「經風」。西醫多認為是〝子宮內膜異位症〞主張手術或以止痛劑,抗前列腺素處理,本人應邀學術演講時,聽很多女性朋友,每月經痛,多自行去買西藥止痛,還有什麼加強錠的,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是治標,而且病因沒有拿掉,將來可能會長壞東西


中醫治法,是依醫體質認定,以調整體質為主,治病求其本。經期的痛苦,滾、哀嚎........屬貧血兼寒虛者可用四物湯(補血調經)加桃仁,紅花(活血),延胡(行氣止痛),肉桂(袪寒),人蔘(補氣虛),女生天生體質多虛 所以加人蔘,建議在經期前服用。先把瘀血去掉,減緩痛苦。月經後期有血塊,就是屬於寒凝血滯。古有明訓:男重精,女重血但血症有:虛,滯,崩,痛,燥,寒,熱。在經後如果是產後虛勞血虛四肢冰冷痠、下腹及下肢酸軟或經後子宮及其臟器痛則服用科學中藥"當歸四逆湯"較佳。


很多人都知道,平時飲食少碰冰涼,這是對的,因為女性本質屬陰,每月周期消耗又大,所以多陰虛。陰虛則陽亢,喝冰涼是很舒服,可是寒主收引,生理期間,正在行血,產生熱再喝冰涼,就會寒包火,造成凝血,經血馬上停止,無法進行排惡血,新陳代謝,就是這樣影響子宮內膜,將來還會生東生西(腫瘤、癌症)。


冰涼食物有冰品,梨子、西瓜、蘿蔔、橘子、冬瓜、胡瓜、絲瓜、葡萄柚、包心菜、土白菜、菜心等等、、本人也處理過,痛得地上打滾,臉色一陣青,一陣白,馬上按壓三陰交,血海,公孫,關元等穴,立即止痛,稱讚不已。但是最後還是要吃藥才能根治。


中醫治法,可分為:


氣滯型:經色晦暗,胸脅脹痛,容易打嗝,胸悶鬱卒。


瘀血型:經血挾有血塊,面色偏暗淡,舌質暗紫。


寒性體質型:痛時熱敷或按摩,會暫時舒服者。


燥熱型:經血較多,便秘、口臭、口苦、尿黃者。


脾氣虛型:四肢無力,經血較少,容易頭暈,白帶較多。


還有多種,或合併型,建議找有經驗的中醫師診治。桂枝茯苓丸能活血化瘀,緩消癥塊是驅瘀血的常用方。能治一切血症,凡體格結實者,皆可使用。症見頭痛,頭暈、肩背痠痛,腳冷,月經困難,腰痛,心悸,或其他婦科諸疾。


當歸芍藥散,能養血柔肝,活血化瘀,健脾利水。原使用於治婦女懷孕而腹痛綿綿不斷者,後世多用於治妊娠水腫,胎位不正,痛經、月經不調等。或用於治貧血,營養不良性水腫,內分泌失調性水腫,慢慢腎炎等症。


桂枝茯苓丸【組成】桂枝、茯苓、牡丹皮、桃仁、赤芍


【功能】消瘀活血,益氣和中。


【主治】月經不調,月經困難症,子宮筋腫,不孕症,卵巢炎,卵管炎,子宮內膜炎,婦人更年期障礙、流產後瘀血症、打撲傷、痔疾患,由於甲狀腺機能亢進引起的疾患(其特徵為心悸亢進、甲狀腺腫、及眼球突出),下腹部的鬱血症狀及其他瘀血症。本方雖為主治婦人病的處方,但是男人也可以使用,而適用本方的症狀是:體格結實,顏色常紅而腹部充實的人,多為左右臍傍,尤其是左側的下腹部可以摸觸到抵抗物,而對於壓力感覺疼痛。脈狀緊張,但沉遲的也不少。適用本方的人,常有的痛苦是頭痛、肩背酸痛、眩暈、腳冷。此外,也有下腹部緊張或疼痛的。本症便祕者用桃仁承氣湯,虛者改用當歸芍藥散。


【加減】


1.月經不順:加當歸、川芎。


2.月經癥塞:加枳實、紅花。


3.月經疼痛:加陳皮、香附。


當歸芍藥散【組成】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茯苓、白朮、澤瀉【功能】養血益氣,利濕安胎。


【主治】婦人妊娠,腹中拘急,綿綿作痛。及月經不順,頭暈目眩,疲勞倦怠,腹痛腰酸,或赤白帶下證。


【應用】凡婦女肌肉軟弱、貧血、顏色蒼白、易疲勞、腰腳易冷、有頭眩、心跳等各症及婦人諸病、妊娠腹痛用之有效。針對虛寒水毒體質尤有卓效。


【加減】


1.腹中痛:加香附、祈艾。


2.目眩頭痛:加白芷、黃耆。


3.煩渴燥熱:加黃連、黃芩。一個療程差不多2~3個月,因個人體質和病狀輕重而定。


個人經驗:當歸芍藥散與桂枝茯苓丸皆可用於治婦女月經異常,但前者是有貧血的傾向者,後者即有瘀血的傾向為主。  中醫藥聯盟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中醫藥聯盟黃顯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